Saturday, May 17, 2014

21. 但以理書1:3 – 4 被擄的少年人

時間:公元前605
地點:巴比倫

人物:但以理和他的三位朋友、尼布甲尼撒王、亞施毗拿


但以理書13 – 4

王吩咐太監長亞施毗拿,從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貴冑中帶進幾個人來,就是年少沒有殘疾、相貌俊美、通達各樣學問、知識聰明俱備、足能侍立在王宮裡的,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。


這些第一批被擄到巴比倫的人就是大衛王的後裔,可能但以理也有皇室的血統。此事早於百多年前以賽亞已向希西家預言,記載於以賽亞書391 – 8


1. 一批被擄揀選準則
  • 年少
  • 沒有殘疾 (即身體沒有缺陷)
  • 相貌俊美
  • 通達各樣學問
  • 知識聰明俱備
  • 足能侍立在王宮裡的

尼布甲尼撒王挑選耶路撒冷的菁英,培訓他們三年,希望他們在巴比倫的王宮裡侍候自己。他們在孩童時已作俘虜,在少年時便要離鄉別井,箇中的痛苦和悲傷非筆墨所能形容。他們那三年並不是度假,而極可能是與親人和家園永久分離。



2. 學習新語言 他們要學習迦勒底的文字和言語。

迦勒底」是「巴比倫」的代用詞,因為在巴比倫帝國崛起時,迦勒底的天文和科學為巴比倫帝國之冠。迦勒底文是當時相當發達的語言,由兩種方言組成,分別是蘇美語 (Sumerian) 和卡斯特語 (Kassite),類似西臺帝國 (Hittite empire) 的語言。


學習新語言對這些年青人並非容事,他們再次要從頭開始,在新的環境學習迦勒底文。







當我們查考但以理書1章時,留心這些年青人,在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,沒有父母和導師在身邊指導。他們可以成為最反叛和不快樂的青年,埋怨身處異教信仰的情況。回顧從前他們在耶路撒冷呵護備至,得到屬靈長者的栽培和指導,如今卻置身在敵對至高神Yahweh的環境。

當我在成長時,我曾問自己下以的問題:

l          我是誰?
l          我在這裡要做些甚麼?
l          誰是神?
l          神想我做些甚麼?
l          人生的意義是甚麼?
l          人生為何要經歷青少年這段痛苦的階段?
l          為何我想要得到別人的歡迎?
l          怎樣才能為神奉獻我的人生最多呢?
l          神有甚麼旨意在我的生命,而我又可以怎樣參與呢?


當時,我不是馬上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,只是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問,我終於經歷神,不是出於我的想法,而是神的旨意一步步在我的生命中成就。


曾經有一本書籍,對我在青年成長時產生深遠的影響,書名是在哪裡扎下根,就在哪裡燦爛吧」(Bloom where you are Planted)

很多時我們的理念和想法把我們帶到遠處,以為我們要有「更好的生活」、「更好的教育」、「更好的機會」、「更好的家庭」、「更好的學歷」、「更好的朋友」、「更好的這」、「更好的那」等,世界然會美好。可惜這些「更好的」都是不切實際「浪漫的想法」。

我很早就發現了一個「更好的地方」,就是滿足於神放我們在何地扎根,我們就在何地為神開花結果。 這樣,神的旨意就能在哪裡顯大。

但以理和他的朋友開始了這條屬靈旅程,「讓神帶領他們在巴比」去一個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地方。巴比倫是否一個「更好的地方」來成長?這條是否「更好更容易」走的路?


我們將會看到永生之路真是又窄又難。 但以理證明由始至終,忠心到底,即使被扔進獅子坑時已是80歲的老年人,仍然對Yahweh神的信心絕不妥協。

這不一樣的經歷催促我們要查考但以理,並跟隨他的步伐,要以我們的全人全心,愛神到底。Bloom where you are planted by God.





: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